题图:繁花
一、Camera Raw的前世今生
十几年前,Photoshop奠基人Thomas Knoll在意大利度假,他随身携带了一部佳能数码相机,但又觉得随机提供的RAW转换软件不够好用,就开发了一个新软件Camera Raw。2003年2月Camera Raw以Photoshop随机免费插件的形式发布(当时全称为Adobe Photoshop Camera Raw,所以也被简称为PCR,如下图所示)。
诞生之初,PCR仅支持29款数码相机的RAW格式文件转换,2010年时支持数码相机超过400多款,并开始加入镜头元数据支持,可利用镜头数据对其拍摄的图像进行自动的色差、晕影、畸变等校正。我看过一个介绍,说Adobe每隔一两个月,就会派出工程师前往相机和镜头厂家,测试新开发、生产镜头的相关指标,以便更新Camera Raw的镜头元数据。
到了现在的2017年4月,Camera Raw已升级至9.10版(后全称Adobe Camera Raw,也可简称为ACR),新增了 【合并到HDR…】、【合并到全景图…】(如图1所示)。
图1: ACR新增功能示意
另外ACR还在其【工作流程选项】的【色彩空间】中,增加更多的颜色空间,并且支持用户使用设备校正显示器之后的配置文件ICC(如图2所示)。
图2: ACR新增【色彩空间】选项示意
二、竞争催生的Lightroom
2005年10月,苹果电脑公司公布了基于RAW转换的集成软件Aperture(运行环境为Mac OS X),并以近百美金的价格发售。几个月后的2006年1月9日,Adobe便发布了Lightroom的Mac系统试用版(Beta),之后经过4个版本的测试于2007年2月正式发布商品软件,成为Aperture的强烈竞争者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,Aperture逐渐没落现在已经停止了更新。
但不管Aperture还是了Lightroom,都是基于RAW转换的集成图像处理工具(也称平台工具),虽然增加有图像管理等功能,但不支持图层、蒙版和复杂的图像处理。所以即便Lightroom流行至今,也仅适用于需要快速编辑图像的用户(摄影记者、报道摄影师等),而不适用于专业的高品质数码后期处理,否则Photoshop就早该下岗了。
三、RAW转换程序哪家好?
Adobe公司2004年发布了数字负片(DNG)标准,宣称“数字负片(DNG)是一种适用于数码相机生成的原始数据文件的公共存档格式,解决了不同型号相机的原始数据文件之间缺乏开放式标准的问题,从而有助于确保摄影师们将来能够访问它们的文件”。但耐人寻味的是10多年过去了仅有几个相机厂商响应,更多的主流数码相机厂商坚持使用自定义的原始RAW格式文件,也就不难想象,各厂商的数码影像采集器、处理器及固件算法等都各有隐秘。由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,数码相机随机提供的RAW转换软件(如佳能的DPP、尼康的NX2、飞思的Capture One等),对处理自家相机拍摄的RAW文件具有优势。
但对于通用RAW转换处理,绝大多数数码暗房(也包括数码后期学习者)均使用Camera Raw(或Lightroom),其主要原因有三点。
第一,Adobe作为全球数字影像软件领军者,研发力量强大并不断收购优秀软件,RAW转换方面的镜头元数据支持、色差校正、清晰度增量、颜色校正ICC支持等新功能,往往都由Camera Raw最发,厂商RAW软件往往滞后很久才能跟进。
第二,Photoshop CS6之后新增了【Camera Raw滤镜】的图层支持(如图3所示),可在Photoshop后期编辑过程中随时返回ACR,方便实现RAW两底人像磨皮、两底降噪、两底压印胶片颗粒等操作。
第三,专业的数码暗房师可能接触多种相机拍摄的文件,同时安装和使用多个厂商的RAW转换软件也不方便。
图3: 调用【Camera Raw滤镜】示意
四、RAW转换的关键是什么?
传统胶片摄影时代,拍摄之后的胶卷(胶片)首先要进行完善的冲洗处理,才能获得显影正确、密度正常、反差合适的底片(之后才能印放照片)。而数码后期的RAW转换处理,也被一些人称之为“冲图”,其目标--RAW转换的关键:是得到一个色调完善、弥补色差晕影、消除颜色和明亮度噪点的数字底版(如图4所示)。
图4: Camera Raw色调调控示意
那么如何看待在Camera Raw(或Lightroom)中进行颜色和局部调整?
首先,RAW转换噪点、色差调控是品质控制的两个关键,并都与颜色相关。如果在Camera Raw(或Lightroom)中进行增加颜色饱和度调整,势必造成噪点、色差程度严重及出现摩尔纹、色渍、伪色问题。而若在Camera Raw(或Lightroom)中进行【锐化】处理,还将使噪点、色差、晕影、色渍、伪色、摩尔纹等成为硬伤,之后进入Photoshop也难以处理。
其次是有损操作和无损操作的问题。确切的说,Camera Raw(或Lightroom)的任何操作,对原始的RAW文件都是无损的,其调控数据被存储于新建的xmp文件或数据库中。但使用其【调整画笔】、【渐变滤镜】、【镜像滤镜】等工具(尤其是【调整画笔】),制作的图像用于一般屏幕显示问题不大,但打印输出20英寸以上或在4K专业显示器上,就会有明显的调整痕迹呈现。
--所以,对于需要大量、快速并且品质要求不高的图像,可以使用Camera Raw(或Lightroom)调整并输出。而对于高品质、复杂色调、颜色及局部处理的图像,则仅使用Camera Raw(或Lightroom)进行关键转换处理(冲图),然后再进入Photoshop进行深入、精细的编辑。
图4: Camera Raw细节调控示意
--关于RAW转换的关键技术等,将于2017-04-22 19:00「知乎Live」讲座,诚邀参与。链接:《》https://www.zhihu.com/lives/835444895488573440
另,学习RAW转换及数码后期技术,必须掌握色调、直方图的专业知识。可追加参与前期「知乎Live」讲座:《从认知色调和直方图开始》https://www.zhihu.com/lives/831110350530318336
2017-12-06修订
图虫主页:https://zhongwantong.tuchong.com;500px:https://500px.me/gaohanphoto
知乎专栏:「数码暗房之道」https://shsshuma s{}shshushu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zhongwantong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zhongwantong(注册才能观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