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118209.jpg          ▲题图:亚青早霞


提示:本[掌控手机后期Snapseed]是15篇系列教程,前6篇侧重于基础知识、基本操作和工作流程架构。7篇之后是综合应用、特效技巧等内容,但需要前6篇为基础。所以建议好学读友逐篇阅读,一脉相承的积累工作流程和应用技术,并由简到繁、从入门到精通。

本篇是数码后期关键的全局色彩校正技术,须在理解“直方图缺欠论”的基础上才能完成,也就提升手机图像品质的关键所在。

2015年7月中旬在四川甘孜州白玉县的亚青寺,清晨打开窗帘就看到朝霞满天。顺了床头的手机就“全景”模式拍摄了一次,又开启HDR功能拍摄第二次。之后再想去拿单反相机,霞辉已经变淡并很快消逝(这就是题图的照片,iPhone6 Plus拍摄(开启HDR),Snapseed后期制作)。

记得不久前看迟鹏的文章《大概的摄影与摄影的大概》,他说:“给你一支笔,你很难成为一个画家,而给你一部相机,成为摄影师相比之下就容易的多。正因为摄影基本原理就是依托于外物存在的,相机内部结构无比精密组成部件极其复杂,制造者承担了其中重要的部分,而对于绘画,一支笔简单轻巧,却把创造的任务更大的放在了画家身上。于是,以摄影作为媒介的艺术家,必须要有能力客服自身媒介的先天不足。”这话是在提醒摄影者需要强化创造力,而”自身媒介“也应该包括对摄影前期技术的把握,以及对后期技术的应用能力。换一种方式来说,一个好的数码摄影师需要在前期快速应对各种不利因素而捕获图像,同时对前期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有所预见并在后期实施有效的措施。再通俗的举例,对于一个熊掌来说,若没有精通的大厨师去烹饪就等于废物。而熊掌太难寻到,一个好厨师可以用一块豆腐做出佳肴。于摄影来说也是这样,后期技术直接关乎出品。

现在的手机摄影,不会后期也可以自得其乐,但逊色肯定是必然的了。所以该学学后期,手机摄影后期也会涉及数码摄影后期的一些关键技术和理念。其中,认知直方图,是数码后期色调调控的法门。 以下结合Snapseed,先简述如何解读直方图。

当用Snapseed【打开】一个图像文件并进入【调整图片】,界面左下方就会有直方图显示。如果显示的是柱状图(如图4–1所示),可指按该柱状图就变为标准的直方图(如图4–2所示)。

30118210.jpg          ▲图4-1:柱状图示意    

30118211.jpg          ▲图4-2:直方图示意

那直方图的意义何在?这需要从色调谈起。色调(也称影调、阶调)是指图像的明暗关系。广义的色调是指图像从暗到亮的整个范围,称为色调范围。狭义的角度来看,色调也指图像暗和亮的比值,即对比度(也称反差);区域的色调是指色调范围的一段:如阴影、暗调、中间调、高调(高光)等。

色调不仅是一个概念,更是摄影技术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。最早提出色调理念的是亚当斯区域曝光系统(如图4–3所示),它实际是将色调范围划分为11个区域,每个区域给以命名,并且说明该区域色调的特点和可见参照物。这可理解为色调(灰度)的尺子,让我们在进行曝光控制或谈论黑白图像“灰的程度”时,可以准确说明。

30118212.jpg           ▲图4-3:亚当斯区域曝光系统

到了数码时代,色调及亚当斯区域系统继续被沿用,并且可以进行更精确的数字划分(有了新的色调系统对照模型,如图4–4所示),将色调范围定义为256个色阶,并用0–255去标识。

30118213.jpg          ▲图4-4:色调系统对照模型

那么现在来看二维的直方图就容易理解了(如图4–5所示),其横轴为0–255色阶的色调范围,纵轴标识每个色阶上的色调信息动态或称图像信号强度(有人简单理解为像素的数量多少,但这不是正确的概念)。所以,直方图是用图形表示图像的每个亮度级别的信号强度,展示色调信息在图像中的分布情况。当然进入数码时代后,彩色数字影像的的直方图还可在RGB模型下三个通道各自的直方图。但R\G\B各通道的直方图由计算机算法软件自动计算即可,最终以三通道复合的黑白直方图方式显示和用于实际应用。

30118216.jpg           ▲图4-5:直方图内容示意

直方图是观察数码摄影色调的仪表,与数码摄影前期是曝光正确与否的参照,与后期则是色调调整的准绳(是依据,即调整什么?怎么调整?)。而关键的问题在于,多年以来数码后期、Photoshop相关的书籍、网络文章等,仅仅讲解了直方图的内容,而缺乏解读直方图的方法和理念。为了更好的理解直方图,我在2008年经过仔细研究提出了“直方图缺欠论”的方法,从“溢出”、“缺失”、“色调分离”三个方面去判别图像的缺欠(具体可阅已出版的《Photoshop artistry 数码暗房之道》、《数码拼接全实现》,以及我在知乎网「数码摄影之道」专栏中的【数码暗房最基础】相关文章)。这里仅结合手机摄影及Snapseed进行说明,认真的读着要能掌握解读直方图的要点才好。

◼︎缺欠指标一是溢出,包括直方图左溢出、右溢出、上部溢出(该项手机摄影少见)。溢出现象表现为直方图没有自然衰减于边框(如前图4-2、4–5所示),而是某侧衰减部分被直方图框剪掉(最早翻译为“被剪贴”,现在这种现象也俗称为“撞墙”或“起墙”,如图4–6直方图左侧、图4-7直方图右侧所示)。

直方图左侧溢出如图4–6,标识图像的暗部细节丢失(俗称暗部黑死)。如果前期拍摄直方图左侧溢出,则表示阴影的图像信息未被采集到。

30118217.jpg          ▲图4-6:直方图左侧溢出及图像效果示意

直方图右侧溢出如图4–7所示,标识图像的高光细节丢失(俗称过曝)。如果开启手机【HDR】,直方图右侧一般不会溢出。大光比画面的直方图左右两侧同时溢出的情况也有,但手机摄影的图像不常见。

30118218.jpg          ▲图4-7:直方图右侧溢出及图像效果示意

◼︎缺欠指标二是缺失,包括左缺失(如图4–8所示)、右缺失(如图4–9所示,这是所谓“宁欠勿过”的效果,但高光暗淡)和两侧缺失(如图4–10所示)。缺失现象表现为直方图未衰减至直方图左右边缘,即在某些色调范围上缺少图像信号分布。而直方图出现缺失,就说明图像色调范围不完整,图像存在层次丢失问题并对图像清晰度有所影响,常见“发灰”图像的根源就是色调缺失。

30118219.jpg          ▲图4-8:直方图左侧缺失及图像效果示意

30118220.jpg          ▲图4-9:直方图右侧缺失及图像效果示意

30118221.jpg          ▲图4-10:直方图两侧侧缺失及图像效果示意

◼︎缺欠指标三是色调分离。在直方图连续色调范围上像素信息时有时无,呈断裂状(如图4-11上的直方图所示)。对应的数码图像上,如果100—102色阶有像素,而103-105色阶无信息,又106-109有信息……那么这种色调分离必然要造成连续色调的断裂,表现在图像上就是过渡不平滑甚至出现瘢痕或马赛克。直方图色调分离不会出现在前期数码相机以及手机拍摄阶段,而是在后期处理过程中错误的使用“色阶”、“曲线”以及“亮度/对比度”等造成。尤其是在8位色深、非调整图层下直接应用色调调整工具,每一次的调整都会造成图像的色调分离,调整越多色调分离越严重。当其完成后期调整及合并图层时,对于色调断裂的部分Photoshop则根据其周边图像信息进行内容填充,其结果就是色痕和马赛克等问题,使图像显得粘厚和脏乱,缺乏通透和鲜明(也是某些人所说的:后期处理越多就越损害画质)。所以,数码后期必须掌握无损编辑的方法,并且要时刻规避和弥补色调分离。

30118222.jpg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▲图4-11:直方图色调分离示意

对于Snapseed来说,【调整图片】中的“对比度”工具和新增的【曲线】工具,都会导致色调分离问题,所以这两个工具要慎用和少用为好。

现在手机上的“相机”拍摄大都用自动曝光,手机通过固件(内置的图像处理程序)完善图像。因拍摄场景环境及光线不同等种种原因,一般都不能避免直方图的溢出和缺失。所以才需要通过后期技术,实施进一步的完善和弥补。另外,各品牌手机在动态范围、过曝、暗部细节、色调范围等方面采集和控制的能力不尽相同,出现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。至于数码相机拍摄,如果不懂直方图的应用,也会出现直方图左侧或右侧溢出、缺失问题;而即便曝光正确,也常会有直方图缺失问题。所以数码后期是完善数字影像的必要过程。

30120483.jpg后期步骤五:调整图片

沿用上节的例图,已经完成了变形、剪裁和修饰和HDR滤镜渲染,其中HDR渲染已经对直方图进行了一些优化(一般会弥补左右溢出及拓宽直方图等)。在Snapseed菜单上指按【调整图片】,进入后可指按画面上下移动观看其二级菜单(如图4–12所示)。这里除【饱和度】、【暖色调】之外都是调整色调的选项。而要进行色调调控,你盯着图像看了再看也无法知道“下一步做什么?”,这时直方图的作用就显著了。

30118223.jpg          ▲图4-12:【调整图片】二级菜单示意

1.首先可看到直方图左侧有缺失现象,就可选择【阴影】工具,指按画面左移降低阴影值,直到左侧出现溢出时再稍微右移(即在左侧不溢出的前提下弥补缺失,如图4–13所示)。


30118224.jpg          图4-13:调控【阴影】示意

2.其次直方图右侧也有所缺失,故选择【高光】工具并增加其数值,使其直方图尽量得到弥补(一般【高光】数值不易超过+80,如图4–14所示)。

30118225.jpg          ▲图4-14:调控【高光】示意

这样就基本完成了该图像的色调优化,其关键是参照直方图来实施。由于不同图像的直方图表现不同,【调整图片】中的各个控项需要灵活应用。

◻︎【阴影】用以调控直方图左侧的端点(黑场)。若直方图左侧缺失,降低阴影值进行弥补;若直方图左侧溢出,提高阴影值进行挽回。

◻︎【高光】用以调控直方图右侧的端点(白场)。若直方图右侧缺失,提高高光值进行弥补;若直方图右侧溢出,降低高光值进行调控。

◻︎【亮度】可以调控图像整体明暗,增加亮度值提亮图像,降低亮度值压暗图像。手机摄影曝光已经经过优化,一般不需要后期调整【亮度】。但对于直方图溢出严重的图像,可用【亮度】配合【高光】或【阴影】使用。

◻︎【对比度】用以调整图像整体的反差,可视图像具体的反差情况进行调控。如本例可适当加大反差,使门进内的高光趋向明显(如图4–15所示)。另外Snapseed新增了【曲线】功能,是更细致调整图像反差的工具,后续篇章将专门介绍。

30118226.jpg          ▲图4-15:调控【对比度】示意

◻︎【氛围】用以调整图像中主体与陪体的明暗关系。可指按并左右滑动并观看图像,尝试选择出能营造突出主体的效果(如图4–16所示)。

30118227.jpg          ▲图4-16:调控【氛围】示意

◻︎【暖色调】是控制图像冷暖色偏的工具,增加数值图像偏暖,降低数值图像偏冷。本例可进行偏冷处理(如图4–17所示)。另Snapseed新增了【色温】工具,后续篇章也将专门介绍。

30118228.jpg          ▲图4-17:调控【暖色调】示意

◻︎【饱和度】用以调整图像整体的颜色饱和度,需要根据具体图像的需求进行调控。本例使用了一个特别的技巧,即在上一步先使用【暖色调】使图像偏冷,然后再适当增加【饱和度】(如图4–18所示),就能营造更纯净的颜色。遗憾的是【饱和度】工具只能调整整体颜色的饱和度,且没有明度、色相的调整能力。我们期待Snapseed将来会有增加更好的颜色调整工具,最好能进行红、绿、蓝、黄、青、洋红的单独控制。

30118229.jpg          ▲图4-18:调控【饱和度】示意

30120483.jpg小结:【调整图片】是Snapseed的主工具,能对手机图像进行有效的全局色调校正及颜色饱和度调整。其中的色调调整,实质是在观察直方图的前提下,使用【高光】、【阴影】、【亮度】、【对比度】及工具来完善直方图(弥补各种缺欠),用【氛围】控制图像主体的明暗效果。当然,由于图像不同其直方图的表现也各异,需要学习者用手机多拍多做后期,熟才能生巧。

在此,也希望读友建立“全局色彩校正”的概念,“全局色彩校正”中的“色”是指色调,“彩”是指颜色。在Snapseed中,当前【调整图片】提供了较丰富的色调调控工具(包括【高光】、【阴影】、【亮度】、【对比度】等),但仍缺乏全局颜色调控的【色相/饱和度】等工具。


手机画廊:亚青2017。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亚青寺,2017年5月13日,9.7iPad Pro拍摄,Snapseed后期。

30118275.jpg30118276.jpg30118277.jpg30118278.jpg30118279.jpg30118280.jpg30118281.jpg30118282.jpg30118283.jpg30118284.jpg30118285.jpg30118286.jpg30118287.jpg30118288.jpg30118289.jpg30118290.jpg30118291.jpg30118292.jpg30118293.jpg30118294.jpg30118295.jpg30118296.jpg30118297.jpg

30125537.jpg

图虫主页:https://zhongwantong.tuchong.com;500px:https://500px.me/gaohanphoto

知乎专栏:「数码暗房之道」https://shsshuma s{}shshushu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zhongwantong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zhongwantong(注册才能观看)